2025-11-24 08:01:02|已浏览:88次
“牙疼不是病,疼起来真要命”——这老话儿听着耳熟吧?可你知道吗?现在连补牙都分“基础款”和“高定版”了!有人花200块补个牙洞,转头发现同事做了个3000块的嵌体,瞬间怀疑自己是不是被坑了?别慌!今天咱们就唠唠这补牙和嵌体的门道,先问自己三个问题,再决定选哪个!

“医生,我这牙洞就芝麻大,咋非要我做嵌体?”上周,32岁的程序员小李举着手机里的补牙价目表,满脸写着“不理解”。他后牙有个针尖大的黑点,本想着花200块补上完事,结果医生却建议做嵌体。
真相来了! 补牙就像“打补丁”,适合牙洞小、缺损浅的情况。比如你啃排骨时崩掉了一小块牙釉质,或者喝可乐喝出了小蛀洞,这时候用树脂材料一填,20分钟搞定,价格100-400元起步。但要是牙洞大到能塞进一粒花生米,或者缺损已经伤到牙本质深层,补牙材料就像“小马拉大车”——不仅容易掉,还可能因为材料收缩导致继发龋(就是补完又蛀了)。
这时候嵌体就该登场了!它就像给牙齿定制“防弹衣”,先在牙齿上取模,再由技工在体外制作出精细匹配的修复体,然后粘回牙齿上。北京口腔医院修复科主管医师刘晓强说:“嵌体适合缺损面积超过牙面1/3、牙髓健康的患牙,尤其是后牙咬合面的大范围缺损,嵌体的固位力和耐磨性是补牙材料的3倍以上。”
真实病例:28岁的广告策划师王女士,因为爱吃甜食,后牙出现了直径5mm的蛀洞。她先在社区诊所补了牙,结果3个月后补料脱落,还引发了牙髓炎。后来到综合医院做了瓷嵌体,到现在2年多了,吃坚果、啃螃蟹都没问题。

“我这牙尖咋越磨越薄?现在喝口凉水都酸!”50岁的出租车司机张师傅摸着右下后牙直叹气。他的牙齿因为长期磨损,边缘变得像刀片一样薄,稍微咬点硬东西就疼。
这种情况,补牙就像“给纸糊的墙刷漆”——治标不治本。补牙材料只能填平缺损,但没法增强牙齿本身的强度。而嵌体就像给牙齿“穿钢盔”,它能完全覆盖薄弱边缘,把咬合力分散到整个修复体上。上海第九人民医院口腔修复科副主管医师陈栋介绍:“对于牙尖磨损、楔状缺损等边缘薄弱的情况,嵌体可以将牙齿折裂的风险降低70%。”
价格梯度:
树脂嵌体:1500-3000元起(适合小范围缺损,制作周期1周)
瓷嵌体:4000-6000元起(美观性强,适合前牙或对美观要求高的后牙)
金属嵌体:2000-4000元起(强度高,适合后牙大范围缺损)
附加费说明:如果牙齿缺损涉及牙髓,需要先做根管治疗(费用700元起),再嵌体修复,整体费用会增加1000-2000元起。
真实场景:45岁的会计李女士,因为长期用一侧咀嚼,右下后牙牙尖磨损严峻,边缘薄得能透光。她做了瓷嵌体后,不仅吃东西不疼了,连说话时的漏风感都消失了。“现在吃蚕豆都不用小心翼翼的了!”她笑着说。

“做完根管治疗的牙,是不是就废了?”这是很多人在牙科诊室比较常问的问题。根管治疗就像给牙齿“摘神经”,虽然解决了牙疼,但牙齿也失去了营养供应,变得像“空心砖”一样脆弱。
这时候补牙就像“给空心砖刷漆”——看着还行,但一咬就碎。而嵌体(尤其是高嵌体)就像给牙齿“加钢筋”,它能覆盖整个咬合面,把垂直向的咬合力转化为压缩力,防止牙齿劈裂。武汉大学口腔医院修复科主管医师王贻宁说:“对于根管治疗后的后牙,高嵌体可以将牙齿的5年存活率从60%提升到90%以上。”
数据冲击:
根管治疗后直接补牙:3年内牙齿劈裂率高达40%
根管治疗后做嵌体:3年内劈裂率降至5%以下
真实故事:35岁的程序员赵先生,因为牙疼做了根管治疗。医生建议做嵌体,但他觉得“补牙就行”。结果半年后,牙齿从中间裂成两半,只能拔掉种牙,花了2万多。后来另一颗牙根管治疗后,他乖乖做了瓷嵌体,现在用了3年多依然完好。

说了这么多,到底该怎么选?记住这3个关键点:
缺损大小:小洞补牙,大坑嵌体
边缘强度:薄弱边缘选嵌体加固
治疗史:根管牙优先嵌体保护
价格对比:
补牙:100-1500元起(树脂材料300-800元起更常用)
嵌体:1500-8000元起(瓷嵌体4000-6000元起主流选择)
医生建议:
“嵌体不是越贵越好,而是越适合越好。”北京大学口腔医院修复科主管医师高润涛提醒,“比如前牙缺损小但追求美观,可以选择瓷嵌体;后牙缺损大但预算有限,金属嵌体也是不错的选择。”

现在摸摸自己的牙齿,有没有以下情况?
? 后牙有能塞进芝麻的蛀洞?
? 牙齿边缘薄得能透光?
? 做过根管治疗的牙不敢咬硬东西?
如果有,赶紧去口腔科检查!嵌体可能就是你牙齿的“救命稻草”!

留言区等你:你做过补牙还是嵌体?花了多少钱?结果怎么样?快来分享你的经历,帮更多人避坑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