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5-11-26 08:01:01|已浏览:1422次
“老张啊,你这假牙怎么又掉出来了?”公园长椅上,李大爷捂着嘴偷笑,老张尴尬得直挠头——这已经是本周第三次假牙“离家出走”了。像老张这样的尴尬场景,国内每天都在上演。数据显示,我国65岁以上老人中,每3人就有1人戴假牙,可传统假牙脱落、咬不动、磨牙龈的痛点,让多少人吃饭不敢大笑、说话不敢张大嘴?今天咱们就唠唠吸附性义齿这个“黑科技”:拔牙根和留牙根两种方案,到底差在哪?

留牙根:给假牙装“隐形挂钩”
“您这牙根虽然松,但还能当‘地基’用!”北京口腔医院修复科主管刘聪,正给62岁的王阿姨看牙片。王阿姨牙周病严峻,剩下3颗残根摇摇欲坠,传统方案是全拔了做全口假牙,但刘主管却建议保留牙根,用吸附性义齿的“覆盖义齿”技术——在牙根上装个小装置,假牙就像被“挂钩”固定住,咬苹果时牙根能分担30%的咬合力,稳固性比全拔提升50%!网友反馈:“以前吃个包子假牙都能飞,现在啃排骨都不带晃的!”
拔牙根:全口吸附“真空密封”
“您这牙槽骨吸收太严峻,牙根留着反而容易藏细菌。”上海九 院口腔修复科副主管医师李金贤,正给70岁的陈爷爷解释方案。陈爷爷缺牙20年,牙槽骨薄得像纸,留牙根反而容易引发感染。李医生为他定制了全口吸附性义齿——通过智能化扫描精细捕捉口腔形态,基托边缘延伸到颊棚区形成“密封圈”,利用唾液吸附力和大气压力,假牙像被“吸”在牙床上。陈爷爷试戴时试着大笑、咳嗽,假牙纹丝不动:“这比年轻时真牙还牢靠!”
关键差异:留牙根靠“机械固位”,适合牙根健康、牙槽骨条件好的;拔牙根靠“生物吸附”,适合牙槽骨严峻萎缩的。就像盖房子——留牙根是“打地基”,拔牙根是“用胶水”,地基稳当然用前者,没地基就得靠科技狠活!

基础款:综合医院“性价比高”
“我这套假牙才4200,比种牙便宜多了!”杭州的周阿姨在市口腔医院刚做完吸附性义齿,她选的是国产材料,包含取模、制作、调试全流程。医生透露,综合医院基础款吸附性义齿,国产材料价格在3000—5000元起,适合预算有限、牙槽骨条件中等的患者。但要注意:大型医院患者多,复诊可能要排队,周阿姨就跑了3趟才调整到更贴合的状态。
高端款:私立诊所“定制尊享”
“我这套德国材料,花了1万8,但值!”广州的林叔叔在高端口腔诊所做了吸附性义齿,他选的是欧美系超薄基托材料,厚度仅0.1mm,边缘密封性比国产好30%,还包含长期免费抛光服务。诊所医生解释:“高端材料耐磨性是国产的2倍,能用8—10年,算下来每年成本才1000多。”网友实测:“吃火锅时假牙不会沾上红油味,这钱花得值!”

隐藏消费陷阱:
取模费:普通藻酸盐取模200元起,智能化扫描要加收300元起,后者精度高但医生不会主动提醒;
调整费:多数医院包含1次免费调整,但实际需要2—3次才能完全贴合,每次调整费100—200元起;
保修套路:号称“长期保修”的机构,可能只免人工费,换基托、重衬等大项照样收费,问清楚再签字!
价格梯度总结:
基础款:3000—5000元起(综合医院,国产材料);
中端款:8000—1万元起(省级医院,日韩系材料);
高端款:1.5万元起(私立诊所,欧美系材料)。

“我这假牙用了7年,现在咬合力还是杠杠的!”南京的赵爷爷炫耀着他的“老战友”。他当年选的是吸附性义齿+保留牙根方案,牙根像“定海神针”一样减缓了牙槽骨吸收,假牙至今贴合度良好。但医生提醒:吸附性义齿寿命受3大因素影响——
牙槽骨吸收:每年吸收0.2—0.5μm,5—6年后牙槽骨形态变化明显,吸附力会下降;
材料磨损:国产材料平均5年需更换,进口材料能用7—8年;
使用习惯:咬硬物、清洁不当会缩短寿命,有位患者因用假牙咬核桃,基托当场断裂。
真实病例对比:
留牙根方案:65岁的刘奶奶保留了2颗健康牙根,吸附性义齿用了8年,期间只调整过1次,目前咬合力仍达天然牙的60%;
拔牙根方案:72岁的陈爷爷牙槽骨严峻萎缩,全口吸附性义齿用了6年,因牙槽骨吸收导致假牙松动,去年重新制作了新义齿。
医生建议:每半年做一次口腔检查,发现假牙松动、压痛、食物嵌塞等情况及时调整;牙槽骨吸收快的患者,建议5—7年更换义齿,避免因吸附力不足导致牙龈损伤。

牙根健康度:用探针轻戳牙根,无松动、无疼痛、牙根长度≥3mm可保留;
牙槽骨条件:拍CT看牙槽骨高度,上颌骨高度≥10mm、下颌骨高度≥8mm适合留牙根;
全身健康:高血压、糖尿病、冠心病患者,种植牙风险高,吸附性义齿更安心。
“吸附性义齿不是‘无所不能药’,但它是目前更接近天然牙的修复方案。”-修复专委会委员梁凤林医生总结,“无论是留牙根还是拔牙根,关键是要找专科医生评估,别被‘低价诱惑’或“高价噱头”忽悠了!”

-你或家人戴过假牙吗?遇到过哪些尴尬事?评论区聊聊!